全国咨询热线:
8月24日上午,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仪式如期而至,首批入板公司数达到50家。据专板运营主体——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简称“北股交”)介绍,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目前已储备100余家企业;预计今年年底,专板各层次公司数将突破200家;按照建设方案,到2025年底将力争培育企业累计超过1000家。
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和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证监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的开板仪式并致辞;同时来自北交所的相关负责人也出席并见证了专板的开板仪式。
多家“‘专精特新’专板贷”合作银行,现场与北股交签约。此外,旨在重点探索研究股债联动相关问题的“认股权火炬研究院”,也在开板仪式现场举行了揭牌仪式。
入板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要达到哪些标准?北股交与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为入板企业的高速成长,将提供对接到哪些投融资服务与金融资源?未来,北京的这一专板建设又将如何与更高层次长期资金市场实现“绿色”通道机制?这样一些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公司数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今年,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再次扩容,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培育认定6323家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795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6月26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披露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已累计有142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今年前5个月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达到56%,成为上市主力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决策部署,聚合引导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银行等金融主体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6月7日下午,北京市专精特新“千亿畅融”融资路演活动——高端制造专场在深交所中关村路演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处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较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是提升北京市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产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推动者和贡献者,也是北京地区目前最优质、最具备投资价值的一批中小企业。
显然,设立专板,为这样一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助力其登陆长期资金市场,成为一种共识与必然。
北股交挂牌管理部副总监沈航和记者说,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的准入分为基础要求和分层要求两方面。
按照专板的基础要求,企业要满足在北京市设立、有规范的治理结构、最近一年的财务会计报告没有虚假记载、没有处于持续状态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等要求。
从分层要求来看,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包括“孵化层”“规范层”和“培育层”这三个层次。具体来看:
首先,“孵化层”的挂牌企业应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中小企业,且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达到50%以上。其次,“规范层”挂牌企业应为专精特新企业或获得过B轮以上私募股权融资的企业。再次,“培育层”挂牌企业应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是各区的上市后备企业,或营收、净利润两项指标达到沪深北交易所或新三板创新层指标50%以上的企业,以及进入上市辅导期和从全国股转摘牌且具有明确上市计划的企业。
三个层次中,特别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培育层”企业,这部分在以北股交为代表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即四板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挂牌、并以转板等为目标、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将有望成为四板市场与更高层次长期资金市场实现联通的“种子选手”。
据沈航介绍,对于“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层”企业的几项进板认定标准之间是“或”的关系,“也就是说满足任一条件即可。”他解释道。
据悉,目前“培育层”上板企业多数是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这一认定标准来申请进板的,企业的财务情况不在考察之列。
在专板建设的前期调研过程中,沈航和同事们发现,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具有三方面的现实需求:
首当其冲的就是融资需求。处于发展早期的专精特新企业处于高成长、高研发阶段,银行贷款不足以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而股权融资又存在马太效应,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
其次是客户的真实需求(即产业链业务需求)。这些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交互并不充分,这就衍生出企业在客户端的现实需求,“他们要一个信息交互平台,来丰富对接客户的机会”。沈航解释道。
再次就是上市融资的需求。沈航在调研中关注到,专精特新企业都有上市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因此“(他们)需要上市的相关辅导,以提速合规进程”。
当前,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围绕企业这些需要,提供了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服务体系或解决方案。
例如在融资方面,专板建立私募股权互助基金与专精特新企业双向白名单对接机制,强化交流,增加股权融资的机会;同时利用私募债券产品,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并与银行合作打造专板专属贷款产品。
在客户方面,专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交流会等机制,定期围绕特定的赛道,组织交流活动,增加上板企业的业务机会,拓宽客户来源,并为有并购需求的公司可以提供咨询服务。
而上市方面,专板除了向上板企业定期组织上市相关培训和辅导宣讲活动外,还将依托专板“培育层”的上市培育定位功能,建立与更高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转板“绿色通道”。
2022年4月《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了“选择运行安全准则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即四板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合作衔接”。
《意见》发布之初即有专家称或可考虑首先与北交所衔接。例如,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曾向贝壳财经表示,依托新三板精选层升级而来的北交所2021年11月15日已经开市,四板市场或许可优先考虑先与新三板、北交所进行衔接。
同样在8月,四板市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衔接这一制度性破题,已现北交所、新三板。
8月4日晚,新三板的运营主体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公开转让并挂牌审核指引——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型企业申报与审核(试行)》(下称《指引》),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要活跃长期资金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和支持专精特新公司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指导意见、健全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有机联系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新三板和四板市场制度对接正式破题。
《指引》明确了四板市场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将开通并实施“绿色通道”与“公示审核”两种便利机制,这为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进入长期资金市场提供更丰富、便捷的路径。
据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介绍,在此机制下,四板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在新三板官网专区将进行20个自然日的公示;若公示期间未接到异议,即可挂牌新三板,无须发出审核问询。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三四板的制度型对接的破题,其实际效果将不止于三四板之间。
2022年底,新三板与北交所推出了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督管理机制(下称“直联机制”)。据北交所介绍,通过新三板与北交所的挂牌上市这套衔接制度设计,优质公司能够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至2个月内即在北交所上市(即“12+1”“12+2”直联机制)。
而据开源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统计,截至8月11日,全国已有20家公司采用直联机制进行挂牌上市,8家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此外,新三板今年新挂牌公司中有35家已进入创新层,其中7家挂牌即进入创新层(挂牌同时发行且满足创新层条件)。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